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记叙文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

时间:2024-09-02 10:22:13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通用15篇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通用15篇

相信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特别是作文中不可忽视的记叙文,记叙文根据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写人的记叙文、叙事的记叙文、写景的记叙文、状物的记叙文几大类。那要怎么写好这类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春节记叙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1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地都有各自不同的过节的方法,在大年三十,每家每户都在为新年的到来做准备。我和爸爸忙着贴春联、挂灯笼;妈妈和奶奶忙着包饺子。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到门外放鞭炮,接“财神”,迎接新年。

把“财神”接到家后,我们全家就聚在一起喝酒、吃团圆饭。在酒桌上,我们全家人都彼此送上祝福的话。敬完酒,我们就看春晚。在一个又一个精彩节目的陪伴下,不知不觉就到夜里十二点了。伴着新年的钟声,我们“过年”了。

妈妈和奶奶忙着下水饺,供奉祖先。我和爸爸就跑出去放烟花。光彩夺目、绚丽多彩的烟花升上天空,美丽极了。放完烟花,我们就进屋子吃饺子了。爸爸第一个饺子就吃到钱了(过年的饺子里一定要包进去硬币和枣,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发大财,生活甜美。这是我们老家的风俗),紧接着,还是爸爸接二连三地吃到了四、五个钱。我更着急了,怎么我就一个也没吃到呢?这时,妈妈也吃到了一个钱……我看到桌子上,只有我还没有吃到,我不放弃,接着吃,最后,我终于吃到了一个枣,我高兴地跳起来。妈妈对我说:“宝贝,甜美的一年就从你吃到枣的这一刻开始了。”

吃完饺子后,爸爸、妈妈、奶奶都给我分了压岁钱,希望我在新一年里平平安安,学习进步。

过年真好!我期盼着20xx年的春节早一点到来。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2

我过了非常多次春节,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20xx年的春节,因为那一天是我最难忘的一天,而且也是我最快乐的一天。

马 上要到春节了,我非常兴奋。晚上我睡觉时,一直都睡不着。直到十二点钟时,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外面五彩缤纷的烟火连成一片,好似一片花海,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别的地方都是大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饭,而我们家乡的习俗却不一样,我们都是除夕的早晨与初一的早晨非常早就吃饭了。最早的有二、三点就吃饭了,最晚的也只到五、六点就吃饭了。你们可能会问为什么,这是因为从古时候流传下来的传说:传说古时候,我家乡那个地方非常穷,为了避免那些债主上门来讨债,他们只能在过年那天非常早非常早的时候起床做年夜饭吃。所以,每年春节,我们这里的人们都五、六点钟就起床做饭。

“起床啦,过年啦,吃饭啦!”爷爷奶奶大声喊道。正在睡梦中而又迷迷糊糊的我还不想这么早起来吃饭,便一直赖在床上不起来,直到爸爸发令:“还不起床?”我只好硬着头皮起了床。我起床刷了牙、洗了脸,香喷喷的饭菜上桌了。

“嗯,嗯!真好吃!”爷爷奶奶看着我这样说都会心的笑了。

这个春节在团圆的气氛中度过了……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3

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过节的不同方式。春节,作为中华人民特有的解释,必定过得比往前的日子更热闹。家乡潮州的春节,过得却别有一番滋味。

从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开始,家乡潮州的春节就正式拉开序幕。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备足贡品,供奉“老爷”——天神,以表示潮州人民对“老爷”对他们一年平安保佑的感激。

腊月二十五到二十九这些日子,潮州人民要备足过年时吃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显现出一派焕然一新的景象。

除夕佳节真热闹!大家都穿上五颜六色,各色各样的新衣服,家家户户的门口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到处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每个人的心头总有一份说不上的激动!黄昏是否,家家户户都要到各自的租屋里几百祖先,祭拜按“长者先,幼者后”的顺序祭祀祖先,以表我们对祖先的敬重。祭拜完祖先,春节必不可少——年夜饭。除了万不得已,每个家庭的成员都要来吃这顿年夜饭。一张大大的圆形围桌,摆上热乎乎的饭菜,再为彼此道上几句新年祝福语,夹杂着几声欢笑,这是多么美好温馨的画面啊!

“爆竹声中一岁除”在响彻云霄的爆竹声中,潮州人民正式迎来了新的一年。

转眼间,春节的又一个高潮来了——元宵节。说是元宵节,不如说是潮州人心灵手巧的表现: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手绘宫灯,走马灯,“筷子”灯……各式各样的灯笼让人应接不暇。一些寺庙还举办了“猜灯谜”的活动,大家欢聚一堂,为每一位猜中灯谜的人鼓掌喝彩。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潮州的春节在正月二十二日这一天圆满结束。潮州虽然不能算是什么大城市,但是家乡潮州的春节过得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4

春节是中国最喜庆、最隆重的日子,这一天,每个中国人除非万不得已,都会赶回家和亲人团聚,虽然每个地方的习俗不一样,但是那种喜庆、快乐的气氛在每个人心中流淌。现在我来介绍一下我家乡的春节是怎样度过的吧!

从腊月初八就有了年味,家家都能闻到一股腊八粥的味道,看着这有各种干果和豆子熬成的粥让人忍不住马上尝尝。除此之外,这天大家还都泡腊八蒜。把剥好的蒜泡在醋里,放上白糖封起来,到年底,蒜泡得像一颗颗玛瑙,醋变得又甜又辣,真是色味双美。

转眼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要祭灶神,还要吃芝麻糖。传说让灶神吃了芝麻糖,粘住嘴,就不会向玉皇大帝禀告人间不好了。

过了二十三就要扫一次房子,也是辞旧迎新的意思,还要提前蒸好各种式样的年糕。到了二十七八,必须把鸡、鸭、鱼、肉、菜和对联等年货预备充足,家家飘出了炸丸子的香味。街上的人熙熙攘攘地往来,都在赶着预备年货。小贩们卖力吆喝着,真是热闹非凡——到初一店里就要关门了。

除夕到了。家家贴上了对联,门前也挂上了灯笼,望着火红的对联和灯笼,一股暖意顿时涌上心头。女人们在包饺子,到晚上一起吃顿团圆饭,老人们还要供奉神灵,男人们负责点火放炮,小孩子则只顾玩耍。晚上,打开电视看春晚,又是一片其乐融融

的景象。这一夜,是要守岁的。

鞭炮声把正月初一从睡梦中“唤醒”,人们穿上新衣,吃完饺子后,便到邻居朋友家拜年,这天小朋友们是最高兴的了,能收到压岁钱。

初二开始走亲戚,一直持续到初五。

初四晚上送五穷。把家里这几天的垃圾倒掉,然后上香,放炮,驱赶穷神。

初五早上也要吃饺子,以前穷,说这一次是“捏嘴”,以后不能吃好东西了。而现在不是了。

盼呀盼到了正月十五,又要吃饺子。小朋友们在晚上挑起灯笼,在大街上跑着。但最热闹的还是放烟花了。各式各式各样的烟花“绽放”在夜空中,天空顿时变成了彩色。烟花的形状也不同:有笑脸的、有爱心的、有树形的、有鸟形的······真是五光十色,形状繁多的烟火!

十六早上,早早起来烤柏灵火,老人口中还 ……此处隐藏5735个字……人。拜年时最让我兴奋的是那些蜜枣,花生,桂圆,糖果等,每次想到,心情总会格外愉快。拜完年后爷爷奶奶总会抓一大把塞在我的口袋里,一上午下来总是收获满满。当然,还会有些压岁钱,虽然不多,但也就为讨个好彩头。每次拿到钱时,总会憧憬着要买些什么,要做些什么,心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说到这,可就不能忘了春节一个重要的习俗——吃饺子。虽然平日里也常吃,但春节的饺子可和平日里有些不同。每次妈妈总会在里面包一些硬币,小金橘等,吃到这些越多,来年就会越有福气。挑饺子也有方法,饺子有什么不同呢?有!皮薄的饺子偶尔会看到里面包的小金橘,这样就会多吃到些“吉祥的饺子”了。当然我也会为了做那个最有福气的人而多吃些饺子,希望能吃到些小金橘。每次小肚子都像小金猪一样吃得鼓鼓的。有一年我和小弟比赛吃饺子,结果是他赢了。还记得他当时开心得哈哈大笑,拍了拍自己的小肚子,好像在说:“你看,我赢了!”

春节的习俗真是说也说不尽,数也数不完,每次过完春节总会期待着,期待着下一个春节的到来。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13

今天,是春节,各家各户吃饺子、放鞭炮、挂灯笼、看春节联欢晚会。

大家围着桌子包饺子,姥爷说:“过节包饺子是我们的民俗,在我们小的时候过春节时,吃饺子也是有限的,而且饺子馅里也没什么肉,家里要是杀猪呀就可老人吃,能吃几片肉香死了。”“呵呵,真的呀?”我问妈妈,“妈妈,妈妈你小时候哪?“我呀,我那时饺子就有几样馅了,除了饺子还能吃的,鸡、鸭、鱼,最好吃的是挂浆的地瓜,还有…………想起都觉得香。”

“那也不算好吃呀!”我在心里偷偷的想着,可妈妈还陶醉在对过去的回忆中“那时你姥爷还带我去放鞭炮那,给我做了小灯笼,玻璃的插着蜡烛。小伙伴们也不怎么看电视,都在外边疯跑,想想挺有意思的。”

姥爷接过话说:“看你现在多好呀,可以拿到压岁钱,还可以得到礼物,好吃的随你挑,一家人都围着你转。”

可不是嘛!我现在比妈妈和姥爷那时的条件好上千倍万倍,相信以后一定会更好,科学发展了,一个电脑就决绝了很多问题,方便了亲人间的交流。我想将来过春节就不在家过了,我领着姥姥和姥爷和妈妈爸爸去各个城市去玩,品尝各种美食,体验各地的民俗,享受过春节的快乐。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14

我的家乡在中山,虽然过春节时比不上其他地方热闹,但也有几大特点。

“年二八,洗邋遢”,就是要进行大扫除。打扫也有讲究,扫地时必须从门口一直扫到屋子里,“好的扫入,坏的扫出”这句俗语流传至今,还要清洗家具、衣服等。这天洗澡要用柚子叶烧的水来洗,据说这样可以辟邪。

年初一非常热闹,早上六点就要放鞭炮。起床后就能看见院子里红红的散落一地的鞭炮屑,充满了过年的气氛。年初一的早饭必须全家人聚在一起吃,相当于除夕夜的晚饭。这一天几乎不吃荤菜。早饭是由发菜、香菇、粉丝、腐竹等素食组成的。吃完早饭后,全家人要轮着向神灵保佑,每个人都要说出自己新年的愿望和几句祝福的话语,如果今年的愿望实现后,要上三炷香,表示对神灵的感谢。说完之后,把放在桌子上当供品的酒倒一半在地上,表示神灵已经喝了。

年初二是去亲朋好友家串门拜年的,一般要带六个或八个桔子送给亲戚,表示吉祥。

年初三到年初六大多数人都回老家了。

元宵节当天才开始打扫院子里的鞭炮屑。这天是要吃汤圆的,也要进行春节的收尾——开年糕,年糕一般有三个,开年糕要到最后一天才开。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15

我的家乡在南溪县,地处四川南部。在那里过春节,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每到除夕夜的时候,人们都会杀猪宰羊,还会团团圆圆地吃起香喷喷的年夜饭,以庆贺这一年的富足生活,企盼下一年祥和康宁、年年(莲莲)有余(鱼)。年夜饭丰富多彩,有鸡鸭鱼肉、黄耙、李庄白肉、南溪豆腐等等。

到了晚上,也就是最热闹的时候,小朋友们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彻夜不绝,整个南溪陷入了欢乐的海洋,大家尽情地跳啊、唱啊,表达了人们对现在生活的赞美。

晚上八点整,大人们赶快打开电视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这是每年的必看节目,晚会中精彩的歌舞、小品,逗得人们哈哈大笑。有兴趣的小朋友也跟爸爸妈妈一起看了起来,每家每户都传出爽朗的笑声。

晚上九点的时候,你会看到全南溪县的灯火都亮了起来。哦,原来是小朋友在提着灯笼过节呢!小朋友个个都称赞自己的灯笼最好,那夸张的神态,不甘示弱的比试劲头,大人们笑得差点掉大牙呢!富人家会挂出几百个灯笼来,有塑料做的、有纸做的、还有布料做的,真是五花八门,千姿百态!玉树琼花,绚丽多彩!

每年正月初一早晨,人们都会吃一种食物:叶儿粑。叶儿粑外面用植物叶子包裹,叶儿粑由此得名。叶儿粑由糯米做成,叶儿粑有两种味道:甜的和咸的。甜的是在里面加了红糖、芝麻、花生、猪油、核桃仁,使口感更丰富和更富有营养。咸的是在里面加了肉馅,把肉馅的香味衬托出来,再加上糯米有甜味,让你觉得爽口无比。

初一上午,拜年的小朋友多了,还都向长辈要压岁钱。白天热热闹闹的,小朋友到处买鞭炮、放鞭炮。大人们热热闹闹地拜亲访友,给节日增加了更多的欢笑。人们有的在门前贴“福”字,有的贴对联,还有的直接贴了个吉祥喜庆的图案,真是热闹死了。

初一中午的时候,大人们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参加庙会,因此,每个庙会都人山人海。庙会里供奉着观音菩萨、玉皇大帝等等。人们给这些神仙烧香、磕头,祈求来年事事吉祥、风调雨顺。庙会里真是热闹极了,有卖灯笼的,有卖糖葫芦的、有卖转糖的、还有卖纪念品的,小朋友们有的吃,有的玩,真是快乐死了。

逛完庙会,人们还会怀着一颗追思的心去祭奠亲人。人们会带着鞭炮,去为逝去亲人烧香。人们来到逝去的亲人坟前,摆上祭品,烧上纸钱,跟他们说说话,这样逝去亲人就不会寂寞了。

每到正月的晚上,南溪处处都响起了烟花的声音。你会看到各式各样的烟花,比如:像流星雨的烟花、像雨伞的烟花,朵朵烟花在家乡的上空绽放,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正月里,人们在大街小巷里看耍龙灯,耍龙灯先是要用竹篾、木棍、彩纸、绸布扎出一条大龙,然后几个人高高举起龙灯,尽情地把龙灯舞动起来,一定会看得你眼花缭乱。龙灯全身都布满了花花绿绿的彩灯,让人们感觉比舞龙精彩一些。观众都在为耍龙灯的人欢呼、叫好。

如果你在南溪过春节,建议你一定不要错过灯会。灯会里有各种各样的彩灯,甚至还用成千上万个盘子、玻璃瓶做成的龙和凤,晶莹剔透,表达人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我记得兔年的时候我去看灯会,发现有一只超大号兔子灯,兔子灯里面还装了各式各样的彩灯,兔子惟妙惟肖,看了之后,我不禁发出了一声又一声的赞叹。有一个彩灯是用一千两百个温润、光洁如玉的瓷盘子做成,形状是圆宝鼎,差不多有两层楼房那么高!我看了这个圆鼎,顿时傻了眼,不知道说什么好。爸爸给我说:“你看,这是一个鼎,鼎是一个吉祥的东西,预示着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回家上网查资料才知道原来鼎还是国家权利的象征。是古时候国之重器呢。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通用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