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记叙文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

时间:2024-09-02 10:22:37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精选15篇)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精选15篇)

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尤其是记叙文,记叙文是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我们该怎么去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春节记叙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1

家乡的春节让人怀念,让人喜爱。每年的春节我们都是到乡下的爷爷、奶奶家度过的。

走到村口,看到每家每户袅袅的炊烟,心里会升腾起无限的暖意。巷子边俏皮的房子,顶着白帽,披了红装,家家户户喜气洋洋。

回到家,我总是喜欢先在家里的大火炕上躺一会儿。新年家里的炕必是热烘烘的,在炕上躺着,总让人联想起躺在母亲怀中的感觉,别提有多舒服,真不亚于泡在温泉之中,做梦都是笑着的。大火炕是用土垒成的,没见过真正的炕的人,一个不小心就把“炕”写成了“坑”,结果就出了“乡下人睡在‘大火坑’上”的笑话,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还没享受够躺在炕上暖融融的感觉,热腾腾的饺子便端上来,老人和儿女孙媳一家人在炕上围桌而坐,边吃边“唠家常”,从老人的身体到大人的工作到孩子的学业,回顾着这一年的大小事情,期许着新一年的顺利、成功,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

正沉浸在这种“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田园感觉中时,随着谁家“砰”的一声巨响,就像赛前宣布开始的发令枪,各家各户的鞭炮也赶脚似得竞相响起来——“砰”、“轰”、“噼里啪啦”……春节交响曲开始!没有指挥,人人都是演奏者,心里是怎样的快乐,节拍就怎样打响。我的心一下子跳到窗外去了,赶紧“哧溜”一声滑下炕,去找我的小伙伴们!节日的焰火一会儿就映红了整个天空——有长尾巴猴子,一下子窜上了天;有孔雀开屏在高空炫耀;有仙女挎着花篮向人间散播着幸福的花瓣……四周的雪被灯光映得通红,人们的脸也被映得通红,孩子们追逐嬉戏、欢呼雀跃。

到了大年初一,外面的雪地上落满鞭炮的红纸屑,像点点梅花遍地开放。“啪,啪”小鞭的声音偶尔还会回荡在巷子里,白色的雪上印满了孩子们的小“爪”印,就像一朵朵闪烁着晶莹的光的小花开在雪地里。不过不能光贪玩了,要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恭恭敬敬挨家挨户去拜年。要记住《红楼梦》里似的复杂的辈分关系虽非易事,但拿到“叔叔、婶子、大爷、大妈”们祝福的糖果和压岁钱后,孩子们又蹦蹦跳跳起来。

家乡的春节,是一个温馨、快乐、充满回忆的节日。它也许不是那样特别,那么出名,却因有充满热情的人和淳朴的民风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珍藏在人们心中,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呢?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但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却不尽相同。我的家乡是黑龙江省饶河县永幸村,我们这的春节非常具有民族特色。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春节就拉开了序幕,人们开始准备过年的物品:炸年糕,做豆腐、杀肥猪、蒸馒头、买蔬菜……还要把屋子扫一扫,去除一年的晦气。对于我们孩子来说最不能少的就是一身新衣服和一堆鞭炮、烟花了,这是我们的最爱。

到了腊月三十那天就算是真正过大年了。早晨吃过早饭,我们小孩们会换上崭新的衣服拿着划炮到大街上痛痛快快地玩,而我们的父母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先是贴上充满祝福的春联,然后就着手准备午饭,对于这顿饭人们非常重视,称作年饭。都把最好的菜留到这顿饭来做,一般人家都会做8个以上的菜,象征着吉祥、有余、幸福的鸡、鱼、豆腐是不能少的。大约下午1点左右年饭开始了,一家人围坐在摆满丰盛饭菜的餐桌前,先是长辈说一些吉祥祝福话,然后就可以吃了,晚辈们则向长辈们敬酒,祝愿他们健康长寿。餐桌上一家人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到了晚上,大红的灯笼亮起来,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一边观看联欢晚会一边嗑着瓜子,不时被精彩的节目逗得哈哈大笑。大约晚上10点多,就开始准备年夜饺子了,在包的时候通常会根据人数包上带硬币的钱饺子。将近12点时饺子下好了,我们会在院子里放一个小桌,摆上馒头、水果、饺子和酒,还要烧上香和纸,这是干什么呢?爷爷说这是供天地,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接着就是放鞭炮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在山村上空回荡,五彩的烟花把漆黑的夜空装点得绚丽多姿。敬完天后就可以吃饺子了。虽然此时还不太饿,但为了吃到钱饺子也不免多吃一些,因为奶奶说谁要是吃到就预示着来年能挣到钱。于是在吃饺子的时候我总是眼睛盯着每一个饺子,看看谁像有钱样,有时还拿筷子捅捅看哪个硬,反正吃不到钱誓不罢休,有一年我吃了一大碗也没吃到,撑得实在不行了,只好“收口”。

初一的早晨,我们小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磕头拜年,他们会把早已准备好的红包送给我们做压腰钱,这时我们别提多高兴了。吃过早饭就开始拜年了,这可是忙活,给亲戚拜,给邻居拜,给朋友拜,每到一家都会受到热情接待,他们会递上糖果、瓜子、水果让你吃,拜年的人只是象征性地吃点就匆匆地去另一家了,走在街道上遇到认识的人也会互相问声“过年好!”

到了初二,如果你还有没给拜年的人家可以继续拜,到了晚上吃过饭后再放放鞭炮这就是送年了。

总之,我们家乡的春节是忙碌而欢乐的,和谐而有趣的,洋溢着浓浓的传统文化色彩,让人对这个节日充满了无限向往和企盼,我喜欢过春节!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3

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过节的不同方式。春节,作为中华人民特有的解释,必定过得比往前的日子更热闹。家乡潮州的春节,过得却别有一番滋味。

从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开始,家乡潮州的春节就正式拉开序幕。这一天,各家各户都要备足贡品,供奉“老爷”——天神,以表示潮州人民对“老爷”对他们一年平安保佑的感激。

腊月二十五到二十九这些日子,潮州人民要备足过年时吃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显现出一派焕然一新的景象。

除夕佳节真热闹!大家都穿上五颜六色,各色各样的新衣服,家家户户的门口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到处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每个人的心头总有一份说不上的激动!黄昏是否,家家户户都要到各自的租屋里几百祖先,祭拜按“长者先,幼者后”的顺序祭祀祖先,以表我们对祖先的敬重。祭拜完祖先,春节必不可少——年夜饭。除了万不得已,每个家庭的成员都要来吃这顿年夜饭。一张大大的圆形围桌,摆上热乎乎的饭菜,再为彼此道上几句新年祝福语,夹杂着几声欢笑,这是多么美好温馨的画面啊!

“爆竹声中一岁除”在响彻云霄的爆竹声中,潮州人民正式迎来了新的一年。

转眼间,春节的又一个高潮来了——元宵节。说是元宵节,不如说是潮州人心灵手巧的表现: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手绘宫灯,走马灯,“筷子”灯……各式各样的灯笼让人应接不暇。一些寺庙还举办了“猜灯谜”的活动,大家欢聚一堂,为每一位猜中灯谜的人鼓掌喝彩。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 ……此处隐藏5597个字……一下我的家乡——山东的春节。

春节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怪物——年,相传在古时候每到大年三十那天总会有一头怪物出现,践踏庄稼,危害人类,当它出现时人们总是束手无策。终于有一年,有个人发明了一种叫炮竹的东西,年兽异常害怕,人们又发现每次年兽就像老鼠不敢接近猫一般不敢接近那些灯火通明的人家,得知年兽害怕红色。于是每年年兽来临时,家家户户都放鞭炮,声音极其震撼,合起来如同巨浪,有种吞噬人心的力量。还贴春联,整夜灯火通明,整个村子好像有意模仿花海的颜色。这样年兽便不敢靠近,到了第二天早上,大家都会说:“过年好,过年好。”这便是放鞭炮的由来。

农村的春节是十分漫长的,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都是热热闹闹的。正月初一那天家家户户都要出去拜年,每次我都会穿上新衣服,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挨家挨户的拜年,而长辈留在家中招待客人。拜年时最让我兴奋的是那些蜜枣,花生,桂圆,糖果等,每次想到,心情总会格外愉快。拜完年后爷爷奶奶总会抓一大把塞在我的口袋里,一上午下来总是收获满满。当然,还会有些压岁钱,虽然不多,但也就为讨个好彩头。每次拿到钱时,总会憧憬着要买些什么,要做些什么,心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说到这,可就不能忘了春节一个重要的习俗——吃饺子。虽然平日里也常吃,但春节的饺子可和平日里有些不同。每次妈妈总会在里面包一些硬币,小金橘等,吃到这些越多,来年就会越有福气。挑饺子也有方法,饺子有什么不同呢?有!皮薄的饺子偶尔会看到里面包的小金橘,这样就会多吃到些“吉祥的饺子”了。当然我也会为了做那个最有福气的人而多吃些饺子,希望能吃到些小金橘。每次小肚子都像小金猪一样吃得鼓鼓的。有一年我和小弟比赛吃饺子,结果是他赢了。还记得他当时开心得哈哈大笑,拍了拍自己的小肚子,好像在说:“你看,我赢了!”

春节的习俗真是说也说不尽,数也数不完,每次过完春节总会期待着,期待着下一个春节的到来。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13

春节就要来临的时候,大人们都会忙着打扫卫生,准备年货。小孩们却将目光投向了外面的世界。

你看,马路两旁,叔叔们把一串串大红灯笼挂在两边和马路上方。沿街的槐树和街心花园的树丛上都被缠绕上了五颜六色的彩灯,一到夜晚,它们就手拉着手,欢快地跳起舞来。

市场里,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变成了红色的海洋:摊位上,窗花、门神、对联、福字,红得让人眼花缭乱、心花怒放。店面两旁和上方除了各式各样转的、会唱的、变色的花灯,还有从大到小的中国结。人们从中穿过,忍不住就会停下来挑一个,买回家去。我也调皮地把自己的头和上半身藏在这些花灯和中国结的后面,和妈妈捉起了迷藏。红色是中国人最喜欢的颜色,它象征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一年更比一年好。

过年了,一定要到雄关广场去看花灯,那儿的花灯更是让你应接不暇。有《西游记》里的人物,迪斯尼动画片里的人物,还有我们最爱看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主人公们。他们的出现使小朋友们格外兴奋。瞧,那儿有个学孙悟空的,一手反举眉前,脚上还想要来个金鸡独立,没想重心不稳摔在了草地上,惹得一起观赏的人们哈哈大笑。还有学红太狼的,举起一只手,怒狠狠地瞪着灰太狼,好像他手里也拿着个平底锅似的。我也没闲着,摆着各种姿势,争先恐后地和这些会发光的‘知名人物’合影留念。

这还不算什么,还有冰雕哩!白天,银光闪闪,晶莹剔透。夜晚,在灯光的映衬下五光十色,格外引人注目。咦?那儿怎么那么热闹?绕过冰雕的雄伟‘天下雄关’,哇!原来是一个巨大的冰雕滑梯!只见一群群年轻人一个拽一个地飞滑而下,玩得多开心!我们也不示弱,有坐木板的,有坐在爸爸腿上的,还有索性坐在冰面上就往下滑的,虽然一个个小脸冻得通红,可是快乐让我们忘记了寒冷。

真的很感谢那些装扮春节的叔叔阿姨们,是他们让家乡的春节变得如此生动有趣,让孩子们一提起春节就会津津乐道,兴奋无比。

我期盼下一个春节的到来,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快乐。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14

我不知道在其他地方有什么特别的节日,但在我的家乡,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便是春节了。春节,是一家团圆的节日,是每一代人最期待的节日。

家乡的春节是一年当中最热闹的日子。昔日空荡荡的街道上跑满了不同年龄的小孩子,玩的、闹的、欢笑的,已在不知不觉中为春节的到来改变了原来那沉静的气氛。

家乡的春节是一年当中最有活力的日子。平日忙碌于工作的人们,拿起了手中的工具,打扫起了卫生,来了个大扫除。即使是年龄的老人,都精神抖擞,活力四射。

家乡的春节是一年当中最火热的日子。上了年纪的老人们为了迎接自己的儿女,做起了拿手的好菜。以往,只冒一丝丝青烟的烟囱,现在也是“停不下来”了,仿佛要将这漫天冰雪也融化了似的。不过,等到儿女回来,他们也都忙碌起来,怎舍得让父母操劳过多呢?

家乡的春节是一年当中最年轻的日子。一些老人仔细地打点好手里的钱,生怕花在不值的地方,他们的着装也并不存在新鲜感,与大自然的颜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年轻人一回来团聚,为老人带来营养品,添置了新衣,在白皑皑的雪中多了几番鲜亮的色彩。

最难忘的还是家乡的春节风俗,甚是繁多。贴春联用的是面糊,饺子里藏着花生红枣,还有到亲戚家拜年问好,小孩子得到的礼物是几个布兜都装不下的。在我小的时候,走到各家都会得到糖果,多到还要请大人帮忙装。还有压岁钱,我每年都眼巴巴地盼着,不过多半被妈妈收走了。

家乡的春节是最值得我们回味的,不管身在何处,都会让人遐想,令人铭记,那份快乐始终萦绕在我身边!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15

春节,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统节日。它有热闹非凡的节日气氛,象征着家家户户的大团圆。俗话说得好:“大人望种田,小孩望过年。”这话一点儿也不假,没有一个小孩会不喜欢过年。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喜帖春联,高挂红灯笼,倒贴“福”字,把屋子装扮得喜气洋洋的,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过年时,我们小孩最开心的事莫过于给长辈拜年,然后拿着压岁钱一蹦三尺高地去买炮仗放。看着各种各样形状不一、色彩斑斓的烟花和鞭炮,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你别说,还真有种满载而归的喜悦呢!好不容易等到年夜饭后,小伙伴们迫不及待地搬出自己的烟花和炮仗,欢呼雀跃地燃放起来。我也不甘示弱地拿起“牡丹花”小心翼翼地点着后飞快地跑开了,一眨眼,那“牡丹花”就开起了一朵朵金色的花儿,一会儿变成绿色的,一会儿变成蓝色的,一会儿又变成粉红色的,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翩翩飞舞,好像在给人们拜年呢!

那争奇斗艳的烟花在空中越来越多,与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成一片,令人应接不暇。那夜空洒下的滴滴金雨,地面开放的朵朵银花,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五彩缤纷的烟花,满面春风的人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更有那绵延不断的鞭炮声仿佛在告别过去的一年;那争奇斗艳、形状各异的烟花像是在迎接新的一年!

我们欢呼着,雀跃着,所有的人都忘情地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望着喜气洋洋的人们,我禁不住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家乡越来越红火!祝福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家乡的春节记叙文(精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